国学典籍 成语词典 象棋残局 繁体字转换 字数统计 万年历 捐助    


是字结尾的成语
编号成语拼音释义
1百无一是bǎi wú yī shì〖解释〗干一百件事,也没有做对一件。形容全都做错了,一无是处。
〖出处〗宋·袁采《袁氏世范》:“至于百无一是,且朝夕以此相临,极为难处。”
〖示例〗此人做事百无一是,如若重用应当三思而后行。
2比比皆是bǐ bǐ jiē shì〖解释〗比比:一个挨一个。到处都是,形容极其常见。
〖出处〗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:“犯白刃,蹈煨炭,断死于前者,比是也。”宋·包拯《请救济江淮饥民疏》:“年亢旱,民食艰阻,流亡者比比皆是。”
〖示例〗上自朝廷,下至草野,~。 ★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二回
3比肩皆是bǐ jiān jiē shì〖解释〗到处都是。形容同类的事物或情况很多。
〖出处〗《旧唐书·元行冲传》:“然雅达通博,不代而生;浮学守株,比肩皆是。”
〖示例〗
4不宁唯是bù níng wéi shì〖解释〗宁:语助词,无义;唯:只是;是:这样。不只是这样。即不仅如此。
〖出处〗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:“不宁唯是,又使围蒙先君。”
〖示例〗无一幅自制之精密地质图(并文土性等图),非文明国,~;必殆将化为僵石,供后人摩挲叹息。 ★鲁迅《集外集拾遗·中国地质略论》
5触目皆是chù mù jiē shì〖解释〗触目:接触到视线。眼睛所看到的地方,到处都是。
〖出处〗唐·朱敬则《五等论》:“故魏太祖曰:‘若使无孤,天下几人称帝,几人称王!’明窃号议者触目皆是。”
〖示例〗北京真是人海,情形可大不相同了,单是羊肉铺就~。 ★鲁迅《华盖集续编·一点比喻》
6独行其是dú xíng qí shì〖解释〗是:对的。不考虑别人的意见,只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。
〖出处〗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得志,与民由之;不得志,独行其道。”
〖示例〗杨嗣昌见他往往不受军令,~,也明白他心中不服,决心拿他“开刀”,替别人做个榜样。 ★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二卷第二十二章
7俯拾即是fǔ shí jí shì〖解释〗俯:低头,弯腰;即:就。只要低下头来捡取,到处都是。形容多而易得。
〖出处〗唐·司空图《诗品·自然》:“俯拾即是,不取诸邻。”
〖示例〗松树林里,松果密密麻麻落在地上,~。
8俯拾皆是fǔ shí jiē shì〖解释〗只要低下头来捡取,到处都是。形容多而易得。
〖出处〗唐·司空图《诗品·自然》:“俯拾即是,不取诸邻。”
〖示例〗松树林里,松果密密麻麻落在地上,~。
9各行其是gè xíng qí shì〖解释〗行:做,办;是:对的。按照各自认为对的去做。比喻各搞一套。
〖出处〗《庄子·徐无鬼》:“天下非有公是也,而各是其所是。”
〖示例〗我之求死,你之求生,是~。 ★清·吴趼人《痛史》第二十一回
10共商国是gòng shāng guó shì〖解释〗国是:国事;国家的大政方针。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。
〖出处〗
〖示例〗
11积非成是jī fēi chéng shì〖解释〗指长期所形成的错误,往往被当作正确的。
〖出处〗清·戴震《孟子字义疏证·原善序》:“治经之士,莫能综贯,习所见闻,积非成是,余言恐未足以振兹坠绪也。”
〖示例〗对于一些早已~、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误读音,就不能太拘泥于语音本身的发展规律。 ★胡明扬《词典学概论》第七章第二节
12没衷一是mò zhōng yī shì〖解释〗衷:折中。指意见纷歧,不能决定哪一方面对。
〖出处〗郭沫若《盲肠炎·一个伟大的教训》:“就我见闻所及,论者的意见仍属没衷一是。”
〖示例〗
13莫衷一是mò zhōng yī shì〖解释〗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。形容意见分歧,没有一致的看法。
〖出处〗清·吴趼人《痛史》第三回:“诸将或言固守待援,或言决一死战,或言到临安求救。议论纷纷,莫衷一是。”
〖示例〗人们议论纷纷,~。
14人非物是rén fēi wù shì〖解释〗指人事变迁,景物依旧。
〖出处〗清·洪昇《长生殿·寄情》:“蓬莱院月悴花憔,昭阳殿人非物是。”
〖示例〗
15师心自是shī xīn zì shì〖解释〗师心:以心为师,这里指只相信自己;自是:按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。形容自以为是,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。
〖出处〗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勉学》:“见有闭门读书,师心自是,稠人广座,谬误差失者多矣。”
〖示例〗
16实事求是shí shì qiú shì〖解释〗指从实际对象出发,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,认识事物的本质。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。
〖出处〗《汉书·河间献王刘德传》:“修学好古,实事求是。”
〖示例〗总结经验要~,不可弄虚做假。
17所在皆是suǒ zài jiē shì〖解释〗到处都是。指某种人或事物普遍存在。
〖出处〗宋·苏轼《石钟山记》:“石之铿然有声音,所在皆是也,而此独以钟名何哉?”
〖示例〗
18习非成是xí fēi chéng shì〖解释〗对某些错误事情习惯了,反以为本来就是对的。
〖出处〗汉·扬雄《法言·学行》:“一哄之市政,必立之平;一卷之书,必立之师,习乎习,以习非之胜是,况习是之胜非乎?”
〖示例〗于是~,一若文不用典,即为俭学之征。 ★钱玄同《寄陈独秀》
19闲非闲是xián fēi xián shì〖解释〗无关紧要的是非、议论。同“闲是闲非”。
〖出处〗
〖示例〗
20亦复如是yì fù rú shì〖解释〗复:又,再。也是这样。
〖出处〗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尤悔》:“刘琨善能招延,而拙于抚御,一日虽有数千人归投,其逃散而去,亦复如此。所以卒无所建。”
〖示例〗这先生方伸手按在右手脉上,调息了至数,凝神细诊了半刻功夫。换过左手,~。 ★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十回
21质非文是zhì fēi wén shì〖解释〗徒有华美的外表,而无相应的实质。
〖出处〗汉·扬雄《法言·吾子》:“其文是也,其质非也……羊质而虎皮,见草而说,见豺而战,忘其皮之虎矣。”
〖示例〗
22自行其是zì xíng qí shì〖解释〗自己认为对的就做,不考虑别人的意见。
〖出处〗周恩来《政府工作报告(一九五四年)》:“他们在工作中往往自行其是,不尊重上级的统一领导,不注意遵守请示报告制度。”
〖示例〗做事不能自行其是,最好听听别人的意见。
23自以为是zì yǐ wéi shì〖解释〗是:对。总以为自己是对的。形容主观,不虚心。
〖出处〗《荀子·荣辱》:“凡斗者必自以为是,而以人为非也。”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众皆悦之,自以为是。”
〖示例〗世人往往~,自夸其能。 ★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八十四回
24习非成是xí fēi chéng shì〖释义〗对某些错误事情习惯了,反以为本来就是对的。
〖出处〗汉·扬雄《法言·学行》:“一哄之市政,必立之平;一卷之书,必立之师,习乎习,以习非之胜是,况习是之胜非乎?”
〖示例〗于是~,一若文不用典,即为俭学之征。(钱玄同《寄陈独秀》)
25质非文是zhì fēi wén shì〖释义〗徒有华美的外表,而无相应的实质。
〖出处〗汉·扬雄《法言·吾子》:“其文是也,其质非也……羊质而虎皮,见草而说,见豺而战,忘其皮之虎矣。”
〖示例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