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典籍 成语词典 象棋残局 繁体字转换 字数统计 万年历 捐助    


竭字结尾的成语
编号成语拼音释义
1财殚力竭cái dān lì jié〖解释〗钱财和力量全部用尽。比喻生活陷入困窘的境地。
〖出处〗《晋书·刘毅传》:“自桓玄以来,驱蹙残败,至乃男不被养,女无匹对,逃亡去就,不避幽深,自非财殚力竭,无以至此。”
〖示例〗自冯氏数终,余烬奔窜,丑类渐盛,遂见陵逼,构怨连祸,三十余载,~,转自孱踧。 ★《魏书·百济传》
2甘井先竭gān jǐng xiān jié〖解释〗甜水井的水先枯竭。比喻有才能的人往往早衰。
〖出处〗《庄子·山木》:“直木先伐,甘井先竭。”
〖示例〗
3甘泉必竭gān quán bì jié〖解释〗甘泉:甜水的泉。竭:尽。甘甜的泉一定会干涸的。比喻有才干的人受累多而往往早衰。同“甘井先竭”。
〖出处〗《逸周书·周祝解》:“肥豕必烹,甘泉必竭,直木必伐。”
〖示例〗
4河清海竭hé qīng hǎi jié〖解释〗黄河水清,大海干涸。比喻难得遇到的事情。
〖出处〗《西京杂记》卷四引汉·枚乘《柳赋》:“小臣莫效于鸿毛,穿街鲜而嗽醪。虽复河清海竭,终无增景于边撩。”
〖示例〗
5计穷力竭jì qióng lì jié〖解释〗穷、竭:尽。计谋、力量都用尽了。
〖出处〗南朝·梁·萧绎《驰檄告四方》:“郭默清夷,晋熙附义,计穷力屈,反杀后主。”
〖示例〗妖王笑道:“那猴儿~,无处求人,断然是送命来也。” ★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六十六回
6筋疲力竭jīn pí lì jié〖解释〗筋:筋骨;竭:完。形容非常疲乏,一点力气也没有了。
〖出处〗汉·焦延寿《焦氏易林·巽》:“蹇驴不材,骏骥失时,筋劳力尽,罢于沙丘。”唐·韩愈《论淮西事宜状》:“虽时侵掠,小有所得,力尽筋疲,不偿其费。”
〖示例〗
7精疲力竭jīng pí lì jié〖解释〗竭:尽。精神、力气消耗已尽。形容非常疲劳。
〖出处〗宋·司马光《司马温公文集·卷二·道傍田家》诗:“筋疲力弊不入腹,未议县官租税促。”
〖示例〗他~地倒在沙发靠背上,一口一口地喘着气。 ★巴金《秋》十四
8力殚财竭lì dān cái jié〖解释〗殚:尽。力量和财物都已耗尽。
〖出处〗唐·白居易《止狱措刑》:“及秦之时,厚献以竭人财,远役以殚人力;力殚财竭,尽为完贼,群盗满山,赭衣塞路;故每岁断罪,数至十万。”
〖示例〗
9情见埶竭qíng jiàn zhōu jié〖解释〗指军情已被敌方了解,又处在劣势的地位。同“情见势屈”。
〖出处〗
〖示例〗
10取之不尽,用之不竭qǔ zhī bù jìn,yòng zhī bù jié〖解释〗竭:尽,完。拿不完,用不尽。形容非常丰富。
〖出处〗宋·苏轼《前赤壁赋》:“唯江上之清风,与山间之明月,耳得之而为声,目遇之而成色,取之无禁,用之不竭。”
〖示例〗水资源并不是~,因此我们要珍惜用水。
11山崩川竭shān bēng chuān jié〖解释〗山岳崩塌,河川干枯。古代认为是重大事变或其征兆。亦作“山崩水竭”。
〖出处〗
〖示例〗
12山崩水竭shān bēng shuǐ jié〖解释〗山岳崩塌,河川干枯。古代认为是重大事变或其征兆。同“山崩川竭”。
〖出处〗
〖示例〗
13声嘶力竭shēng sī lì jié〖解释〗嘶:哑;竭:尽。嗓子喊哑,气力用尽。形容竭力呼喊。
〖出处〗闻一多《贾岛》:“眼看见前进也是枉然,不要说他们早已声嘶力竭。”
〖示例〗
14势穷力竭shì qióng lì jié〖解释〗大势已去,力量用尽。指惨败后的困难处境。
〖出处〗
〖示例〗
15滔滔不竭tāo tāo bù jié〖解释〗比喻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。
〖出处〗《乐府诗集·郊庙歌辞十二·积善歌》:“饮福受胙,舞降歌迎,滔滔不竭,洪惟水行。”
〖示例〗张九龄善谈论,每与宾客议论经旨,~,如下阪走丸也。 ★五代·王仁裕《开元天宝遗事·走丸之辩》
16心力衰竭xīn lì shuāi jié〖解释〗也称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功能不全。心脏因疾病、过劳、排血功能减弱,以至排血量不能满足器官及组织代谢的需要。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、喘息、水肿等。
〖出处〗霍达《穆斯林的葬礼》第八章:“‘啊?心力衰竭?’天星把妹妹抱上病床,他的胳膊在抖,嘴唇也在抖,妹妹的病把他吓傻了,“她还不满十八岁,怎么会……衰竭?”
〖示例〗
17用之不竭yòng zhī bù jié〖解释〗竭:尽。无限取用而不会使用完。
〖出处〗宋·苏轼《前赤壁赋》:“唯江上之清风,与山间之明月,耳得之而为声,目遇之而成色,取之无禁,用之不竭。”
〖示例〗
18再衰三竭zài shuāi sān jié〖解释〗竭:尽。指力量一再消耗,已经衰减耗竭。
〖出处〗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:“夫战,勇气也。一鼓作气,再而衰,三而竭。”
〖示例〗希特勒已到~之时,他对斯大林格勒、高加索两处的进攻已经失败。 ★毛泽东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