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典籍 成语词典 象棋残局 繁体字转换 字数统计 万年历 捐助    


音字结尾的成语
编号成语拼音释义
1北鄙之音bēi bǐ zhī yīn〖解释〗指殷纣时的音乐。后世视为亡国之声。亦作“北鄙之声”。
〖出处〗《史记·乐书》:“纣为朝歌北鄙之音,身死国亡……夫朝歌者不时也,北者败也,鄙者陋也,纣乐好之,与万国殊心,诸侯不附,百姓不亲,天下畔之,枚身死国亡。”
〖示例〗
2遏密八音è mì bā yīn〖解释〗遏:阻止;密:寂静。各种乐器停止演奏,乐声寂静。旧指皇帝死后停乐举哀。后也用以形容国家元首之死。
〖出处〗《尚书·舜曲》:“三载,四海遏密八音。”
〖示例〗
3金口玉音jīn kǒu yù yīn〖解释〗旧时用以指天子之言。后泛指说话正确,不能改变。
〖出处〗
〖示例〗
4鹿死不择音lù sǐ bù zé yīn〖解释〗指庇荫的地方。音,通“荫”。比喻只求安身,不择处所。亦比喻情况危急,无法慎重考虑。
〖出处〗《左传·文公十七年》:“又曰:‘鹿死不择音。’小国之事大国也,德,则其人也;不德,则其鹿也。铤而走险,急何能择。”
〖示例〗传称:‘~’,谨冒昧略上。 ★《后汉书·皇甫规传》
5空谷足音kōng gǔ zú yīn〖解释〗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。比喻极难得到音信、言论或来访。
〖出处〗《诗经·小雅·白驹》:“皎皎白驹,在彼空谷。”《庄子·徐无鬼》:“闻人足音跫然而喜也。”
〖示例〗幸~,得见君子,机缘难再,千载一时,故忍耻相投。 ★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》卷十七
6靡靡之音mǐ mǐ zhī yīn〖解释〗靡靡:柔弱,萎靡不振。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。指颓废的、低级趣味的乐曲。
〖出处〗《韩非子·十过》:“此师延之所作,与纣为靡靡之乐也。”《史记·殷本纪》:“北里之舞,靡靡之乐。”
〖示例〗从此以后,以管弦的情绪代替了鼓的情绪,结果都是“~”。 ★闻一多《时代的歌手》
7袅袅余音niǎo niǎo yú yīn〖解释〗袅袅:宛转悠扬。余音:不绝之音。形容音乐结束后悠扬悦耳的声音仍然绵延不绝,回响在耳边。同“余音袅袅” 。
〖出处〗清·魏秀仁《花月痕》第五十一回:“诸君听小子讲书,不必就散,尚有一回袅袅余音哩。”
〖示例〗她已离去,但她那美妙的歌声仍然~,不绝于耳。 ★于明之《走在羊肠小道上》
8泮林革音pàn lín gé yīn〖解释〗比喻在好的影响感化下而改变旧习性。
〖出处〗《诗·鲁颂·泮水》:“翩彼飞鸮,集于泮林,食我桑黮,怀我好音。”郑玄笺:“言鸮恒恶鸣,今来止于泮水之木上,食其桑黮。为此之故,故改其鸣,归就我以善音。喻人感于恩则化也。”
〖示例〗自上而下,速于置邮,~,无复故态。 ★唐·刘禹锡《唐故相同赠司空令狐公集序》
9千锤打锣,一锤定音qiān chuí dǎ luó,yī chuí dìng yīn〖解释〗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。
〖出处〗
〖示例〗
10跫然足音qióng rán zú yīn〖解释〗跫:脚步声。原指长期住在荒凉寂寞的地方,对别人的突然来访感到欣悦。后常比喻难得的来客。
〖出处〗《庄子·徐无鬼》:“夫逃虚空者,藜藋柱乎鼪鼬之径,踉位其空,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。”
〖示例〗忽闻空中有人言曰:“劳君枉驾,可谓~矣。” ★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胡相公》
11绕梁之音rǎo liáng zhī yīn〖解释〗形容歌声美妙动听,长久留在人们耳中。参见“余音绕梁”。
〖出处〗晋陆机《演连珠》:“臣闻应物有方,居难则易。……是以充堂之芳,非幽兰所难,绕梁之音,实萦弦所思。”
〖示例〗
12桑间之音sāng jiān zhī yīn〖解释〗指淫靡的音乐。
〖出处〗
〖示例〗
13笙磬同音shēng qìng tóng yīn〖解释〗比喻人事协调,关系和睦。
〖出处〗《诗经·小雅·鼓钟》:“鼓瑟鼓琴,笙磬同音。”
〖示例〗
14水月观音shuǐ yuè guān yīn〖解释〗佛经谓观音菩萨有三十三个不同形象的法身,画作观水中月影状的称水月观音。见《法华经·普门品》。后用以喻人物仪容清。
〖出处〗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一本第一折:“兰麝香仍在,佩环声渐远。东风摇曳垂杨线,游丝牵惹桃花片,珠帘掩映芙蓉面。你道是河中开府相公家,我道是南海水月观音现。”
〖示例〗吴宫西子不如,楚国南威难赛。若比~,一样烧香礼拜。 ★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一卷
15瘏口哓音tú kǒu xiāo yīn〖解释〗犹言舌敝唇焦。形容说话之多,费尽口舌。
〖出处〗语出《诗经·豳风·鸱枭》“予口卒瘏”、“予维音哓哓”二语。
〖示例〗
16亡国之音wáng guó zhī yīn〖解释〗原指国家将亡,人民困苦,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,后多指颓靡淫荡的歌曲。
〖出处〗《礼记·乐记》:“亡国之音哀以思,其民困。”又:“桑间濮上之音,亡国之音也,其政散,其民流。”《史记·乐书》:“亡国之音哀以思,其民困。”
〖示例〗卿勿为~,使人悒悒。 ★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林四娘》
17弦外有音xián wài yǒu yīn〖解释〗比喻话语中另有间接透露、没有明说的意思。
〖出处〗南朝·宋·范晔《狱中与诸甥侄书》:“然至于一绝处,亦复何耶!其中体趣,言之不尽。弦外之意,不知所从而来。”
〖示例〗其中一个秃头顶的人,过去是行政科长,~地说:‘老厂长,别看你把我们忘了。’ ★蒋子龙《乔厂长上任记》
18弦外之音xián wài zhī yīn〖解释〗原指音乐的余音。比喻言外之意,即在话里间接透露,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。
〖出处〗南朝宋·范晔《狱中与诸甥侄书》:“弦外之意,虚响之音,不知所从而来。”
〖示例〗自以为这一句是一唱三叹,那一句是~。 ★刘半农《奉答王敬轩先生》
19一槌定音yī chuí dìng yīn〖解释〗借指凭一句话作出最后决定。同“一锤定音”。
〖出处〗朱可 若丁《深深的绿巷》:“一张张笑脸,圆的、长的、苦的、甜的,都来请示,都来要求指点迷津。真神,一槌定音,无处不响。”
〖示例〗
20一锤定音yī chuí dìng yīn〖解释〗制造铜锣时最后一锤决定锣的音色。借指凭一句话作出最后决定。
〖出处〗刘绍棠《小荷才露尖尖角》:“他不声不响,却是一家之主;女儿中意,老伴点头,也还得听他一锤定音。”
〖示例〗
21一口同音yī kǒu tóng yīn〖解释〗犹言众口一词。
〖出处〗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十一回:“所以听得周三说了一句,大家就一口同音说,以义气为重。”
〖示例〗这时又围上许多战士,~说:‘谁说不是?我们永远忘不了你。’ ★杨朔《锦绣山河》上篇七
22异口同音yì kǒu tóng yīn〖解释〗不同人说同样的话,形容看法、意见完全一致。
〖出处〗南朝·梁·沈约《宋书·庾炳之传》:“伏复深思,只有愚滞,今之事迹,异口同音,便是彰著,政未测得物之数耳。”
〖示例〗
23正声雅音zhèng shēng yǎ yīn〖解释〗纯正优雅的音乐。
〖出处〗唐·皮日休《通玄子栖宾亭记》:“其正声雅音,笙师之吹竽,邠人之鼓籥,不能过也。”
〖示例〗
24正始之音zhèng shǐ zhī yīn〖解释〗①指魏晋玄谈风气。出现于三国魏正始年间。当时以何晏、王弼为首,以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,谈玄析理,放达不羁;名土风流,盛于洛下。②指纯正的乐声。
〖出处〗《晋书·卫玠传》:“昔王辅嗣吐金声于中朝,此子复玉振于江表,微言之绪,绝而复续。不意永嘉之末,复闻正始之音。”
〖示例〗~其若何,朱弦疏越清庙歌。一弹一唱再三叹,曲淡节稀声不多。融融曳曳召元气,听之不觉心平和。(唐·白居易《五弦弹》诗)
25郑卫之音zhèng wèi zhī yīn〖解释〗郑卫: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。指春秋战国时郑、卫等国的民间音乐。
〖出处〗《礼记·乐记》:“魏文侯问于子夏曰:‘吾端冕而听古乐,则惟恐卧;听郑卫之音,则不知倦。敢问古乐之如彼,何也?新乐之如此,何也?’”
〖示例〗
26众啄同音zhòng zhòu tóng yīn〖解释〗犹众口一词。所有的人都说同样的话。
〖出处〗《“五四”爱国运动资料·上海罢市救亡史》:“和会方开,公论犹在。青岛归我,众啄同音。”
〖示例〗
27弦外之音xián wài zhī yīn〖释义〗原指音乐的余音。比喻言外之意,即在话里间接透露,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。
〖出处〗南朝宋·范晔《狱中与诸甥侄书》:“弦外之意,虚响之音,不知所从而来。”
〖示例〗自以为这一句是一唱三叹,那一句是~。(刘半农《奉答王敬轩先生》)